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因为先天问题以及各种无形的压力和睡眠障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头秃。

近年来,微针植发火遍全网,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各机构的宣传当中,迅速占领广大发友心智,它以其宣传的看似微创、高效的特点,吸引了无数植发人和潜在植发消费者。

然而,在这片被广告宣传包装的神乎其神的技术蓝海中,却隐藏着不少深坑。

图源:大众点评消费者上传

执行术式与约定术式不符

3月19日,黑猫投诉平台的消费者哈尔滨大麦微针植发机构发起了投诉,他表示,自己于2024 年 3 月 12 号在该机构进行植发手术。术前该机构承诺微针技术是一次植入皮下,无二次破皮。但实际操作时,手术人员在该客户头皮上打了两千多个孔(第一次破皮)然后再植入毛囊(第二次破皮),至此,该客户皮肤产生了二次损伤,出血量极大。

该消费者称该机构执行的术式与其宣传及约定的“一次性接触皮肤”术式不符。并且术后医生以 "“定点、定位、分布 "”等词汇来偷换破皮的概念。因此,该消费者要求该机构退费11250元。

图源:大众点评

公开数据显示,哈尔滨大麦微针植发的主体机构为哈尔滨大麦医院有限公司,由大麦毛发医疗(深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百分百持股,实际控制人为李兴东。

图源:天眼查

从大麦微针植发的宣传上来看,大麦植发是国内率先引入微针植发技术的医疗集团。

集团将微针植发技术引进后,又在其原本优势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升级,当前使用的种植笔尖端孔径已缩小至 0.6 至 1.0 毫米,此微创技术,可缩小创口及减轻患者的疼痛,患者在术后 24 小时即可洗头。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简单透明吗?

指鹿为马的“微针”高科技

大麦微针植发原名为“科发源植发”,曾几何时,“科发源植发”这个名字在植发界也是响当当,然而在2017年至2019年间,它却花费巨资请来了特劳特这家战略咨询公司,进行了一场华丽的变身。特劳特为科发源量身定制了两个核心战略:首先,锁定了“微针植发”这个能占领用户心智的四个字;其次,将“科发源植发”更名为“大麦植发”。从此,大麦植发便以“微针植发”的名号行走江湖,然而,这个所谓的“微针”真的如其所宣称的那样吗?

大麦植发在招股书中自称是行业内首家提供微针植发的医疗集团,并大肆宣传“微针=种植笔”的概念,企图混淆视听。然而,据一美社与多位医疗美容医生的调研发现,目前国际公认的植发技术只有两种:FUT和FUE。

由于FUT技术是从后枕部提取皮瓣,容易造成伤口、留下疤痕,因此国内主要采用FUE植发技术。

而FUE技术使用的手术工具包括“宝石刀”、“种植笔”和“种植针”。

根据种植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宝石刀打孔种植、种植笔种植、微针加密种植。

其中,宝石刀是一种以不锈钢(或钛合金)为柄、人造金刚石为刃的专业打孔工具。

由于用宝石刀种植时要用到镊子,所以在中国整形美容协会2021年发布的“《毛发移植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团标”)中,这种种植方式又被称为“镊子种植”。

图源:美佳网

而种植笔,就是一种自动铅笔似的种植器械。种植笔种植需多人配合,操作方式是先由护士用镊子将毛囊装进种植笔管腔,由种植师持种植笔在种植区内皮肤进行穿刺,按压后端底座,由中间圆柱状内芯将毛囊推入皮肤内。因此种植笔是打孔后再植入,并因为机械弹压容易产生机械性损伤。

图源:好大夫

哪怕是微针加密种植,也与大麦微针宣传的术式大相径庭,微针是形如注射器一样的种植针头,类似于圆锥状,针尖极细,由针帽、针头两部分组成。微针口径更为精细,在打孔的刻即可同时植入对皮肤创伤较小,适合稀疏区加密及各类艺术项目种植,也可用于光裸区。微针对种植角度把控更加灵活。

图源:好看视频

这三种器械分别对应不同的种植方式。微针只是一种操作工具,并不能称之为一种技术,而且微针与种植笔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植发器械。

图源:百度健康

而通过大麦微针在各大平台的宣传图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麦微针采用的种植工具分明就是“种植笔”!

图源:美佳网

图源:百度

而更可怕的是,各大植发机构通过营销号,意图通过假科普扭曲事实来指鹿为马,将“种植笔”工具等同于“微针”,让消费者误以为种植笔术式就是微针植发。打开百度搜索,映入眼帘的所谓“微针”图片却大多是种植笔,实在是触目惊心,细思恐极

图源:极客网

图源:百度搜索

在好看视频中,大麦植发邀请的这位吴教授一边说有三种术式,一边提使用种植笔进行微针种植,在科普概念上进行了混淆,要知道,大麦植发所倡导的所谓“微针”即种植笔,而非学术意义及医疗器械范围内所广泛认可的“微针”器械,属于植发机构们自己定义的“微针”,学术应该严谨,科普更应实事求是,不知道丁香园和这位教授如此科普的时候作何感想。

民营植发机构所宣传的"微针"技术,往往给人一种创伤更小、技术更先进的错觉。实际上,这种技术涉及到的毛囊提取针和种植工具的粗细,需要根据患者毛囊的直径和毛囊单位内毛发根数来选择,并非越细越好。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主任医师杨顶权曾在央视节目中指出,市面上许多植发技术宣传的所谓"3D"、"微针"等概念,本质上都是营销策略,其核心仍然是传统的FUT或FUE技术。

换句话说,在植发领域,那些依靠概念包装的机构并没有谁能够真正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也没有谁拥有真正的稀缺资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赛道上,还没有哪家机构能够依靠真正的技术驱动而胜出。

离谱又“安全”的创始人

大麦微针的创始人早在多年前,就已被各大媒体踢爆其疑似非法行医15年之久!

2022年6月29日大麦植发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冲刺“植发第二股”。

据大麦招股书披露,公司创始人李兴东,43岁,于2003年6月在中国天津医科大学完成大专学业。

2004年至2007年,他在北京画美医疗美容医院植发科任职;2006年,他首次将微针植发技术引入国内。2009年,李兴东创立了"科发源"品牌,并在2010年收购了杭州美之源医疗科技公司。然而,直到2013年12月,他才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颁发的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2014年8月又获得了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局颁发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这表明,在2004年至2007年以及2009年创立科发源品牌时,李兴东并未持有必要的从业资格证书。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李兴东仍然只是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从事医师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行业准入考试。根据1999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必须注册并获得《医师执业证书》后,方可在注册的执业地点、类别、范围内从事医疗活动。未注册者不得从事医疗活动。

此外,根据1999年卫生部颁发的《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执业助理医师不能独立从事医疗活动,必须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执业。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治的需要,独立从事一般执业活动。简而言之,执业助理医师不能开办诊所和门诊部,也不能在县级以上机构独立执业,没有处方权。

李兴东直到2013年才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意味着他此前长达10年的无证行医。更令人震惊的是,作为执业助理医师,他多年来一直以执业医师身份非法行医,为用户进行植发手术。"大麦微针植发"公众号记录显示,2018年,李兴东以院长身份主刀并直播了一场植发手术。如果从2003年开始计算,李兴东至少非法行医了15年,而相关医疗监管部门对此视而不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将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

图源:天眼查

李兴东无医师执业资格却在公开场合直播手术,这种行为按理说早该得到制裁,可为何李兴东就这样安然无恙安全地经营着庞大的集团,至今都没有去踩缝纫机,深度美业表示看不懂,不知道各位看官懂没懂

夹杂在科普外衣之下的嗜血营销

随着网络科普营销号的增加,网络科普也越发没有门槛,披着科普外衣行营销勾当的事儿是越来越不稀奇。“教授”们、“专家”们的话,也变得越发的不靠谱。所以在面对医美植发等领域时,消费者应当保持警惕。

深度美业提醒消费者,对于自己看不懂的项目以及看不懂的机构,切勿轻率决定。这是一种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若是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就进行了消费,手术完成后才意识到问题,届时即便你再怎么看不懂,也难以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

因此,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务必深入调查,确保自己对所涉及的服务和潜在风险有充分的认知。

编辑 | 易

出品 | 深度美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