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过植发的小伙伴都知道,植发是按毛囊单位收费的,简单说就是种的多花得多,种得少花得就少。种多少毛囊单位谁说了算呢?

近来后台有位发友留言,他在网上看到两位植过头发的发友,脱发面积差不多,一年后的效果也差不多,但是细问之下发现,两人的种植数量差了小一千单位,这是什么情况?多种的那个人被坑了吗?植发种植多少单位是怎么计算的?手术的时候怎么确认种植的毛囊单位数量?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有这样的疑问,谁不想种最少的毛囊单位,花最少的钱,有最好的效果呢?下面老张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术前和术后是怎样确认毛囊单位数量的。

01

术前毛囊单位计算方法

1

自我估算

根据汉密尔顿分级法,脱发一般分为七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脱发程度越严重,需要的毛囊单位数量也就会越多。

初级脱发:外观看起来无脱发迹象,对比以前照片发现有轻微后退或发量减少,一般建议药物防脱治脱;

二级脱发:额角或发际线后退1~2cm,脱发部位呈光滑状态,植发1000~2000毛囊单位;

三级脱发:额角或发际线后退呈明显的M状,植发2000~3000毛囊单位;

四级脱发:额角M形,头顶顶O型,植发2500~4000毛囊单位;

五级脱发:额角M形 头顶O型,脱发面积较大接近发旋,植发3500~5000毛囊单位;

六级脱发:额角及发际线消失不见,头顶脱发型U形达到发旋,植发4000~5500毛囊单位;

七则脱发,整个头顶几乎没有头发,脱发过发旋,一般不建议植发。

2

毛囊检测

毛囊检测可以明确和直接的看到头发情况的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确定脱发面积、脱发部位原生发存留情况、需要衔接原生发部位的原生发情况、后枕部可取发面积及后枕部头发密度等。通过检测后,即可得到植发所需种植的毛囊单位数量,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脱发面积*种植密度(每平方厘米种植数量)=需要种植的毛囊单位总数量,比如:30c㎡*65fu/c㎡=1950fu

上面提到两位脱发面积差不多,效果效果差不多,但种植的毛囊单位却不同的情况,要么是真的被坑了,要么就是数量多的那位发友自身头发较细软。如果是同样的单位数量,头发细软和头发粗壮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就会有所差异,为了达到相同的效果,头发细软的发友就不得不多种一点,增加头发密度。

02

术中确认毛囊数量

通过毛囊检测知道了自己需要种植多少毛囊单位,但是在手术过程中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真实种了多少呢?

在手术过程中有一个提取后枕部毛囊单位并培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将提取的毛囊按50fu一组或其它有规律的数量分组将提取的毛囊排列好,而发友在手术过程中是清醒的状态,并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中途下床或吃饭、上厕所等,扯远了,简而言之,发友可以亲自下来清点毛囊单位数量。

03

术后毛囊成活检测

手术即刻脱发区就长满了发茬,术后第5天就可以洗头发,发友可以到医院来清洗,也可以自己在家洗,我院的回访部门会提前告之洗头方法。一般在术后7~10天内将血痂清洗干净,晚不超过15天,此时种植的头发也长长了一点,根根清晰,方向与原生发一致,植发单位一目了然。

术后1个月左右时,种植的头发进入脱落期,头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脱落的数量各不相同,这个时候无法确认种植毛囊成活情况。

术后5~6个月时,脱落期掉的头发开始重新生长出来,初时还比较细小、柔软。

术后7~10个月是头发的快速生长期,种植的头发明显得变粗壮,种植区变得黑密起来。

术后11~12个月时是植发效果的稳定期,正常情况下种植的头发基本都长出来了,也有比较慢的,比如自身有甲亢、多囊卵巢综合症、自身免疫力低下等疾病的发友。由于植发种植的是自身后枕部不受雄激素影响的健康长寿毛囊,所以在恢复完成后,与自身的头发无异,发友可到医院借助毛囊检测来复查成活情况。

以上就是老张分享给大家术前、术中和术后如何确定种植毛囊单位数量的方法,你学到了吗?如果还有其它疑问或想了解更多关于脱发、植发的知识,可以留言或私信老张。

最后,老张要叮嘱各位发友,如果你现在出现了明显的脱发情况且已经裸露头皮,但无法拿捏毛囊是否处于“假死”状态,这个时候就要去专业的医院进行毛囊检测,弄清楚毛囊的健康情况到底如何,不要一拖再拖,要知道一般来讲,脱发超过3年,毛囊就已经开始慢慢死亡,很难恢复了。所以,要改善脱发一定要趁早,趁毛囊还有活性抓紧时间拯救一下,这不仅仅是因为毛囊的不可再生,还是为了省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