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引起了我的注意。
《三维微环境的再编程用于体外毛囊培养》。
请忽略掉这个有些拗口的标题,大概花了5个小时,利用谷歌翻译看完,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大概搞懂了它究竟讲了什么个东西。
以下结论来源为论文原文,我挑重点做一定的转述:
研究团队首次在体外成功培养出了人造毛囊。
将它移植到小鼠皮肤上以后,依然具备正常毛囊的毛发再生能力。
人工制造毛囊是非常困难的,不同的细胞需要不同的营养和生长环境。
研究团队通过尝试各种体外细胞培养条件,包括且不仅限于培养基,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的激活剂和抑制剂等,让两种胚胎细胞在体外形成毛囊。
令人高兴的是,他们开发的类器官培养系统,几乎以100%的效率,生长出了完全成熟的毛囊以及毛干。
新生长出来的毛囊中,具备和人体毛发一样的生物特征,包括毛发的角质层和髓质层。
随着这些头发的继续生长,已经可以检测到毛囊的形态变化和色素沉着。
下一步便是利用人类的细胞来做实验。
如果实验成功的话,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不仅可以打破毛囊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一铁律。甚至我们可以在实验室,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发质和发色,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属于自己的头发。
先不谈这项研究还能多久能实现并且应用开来,
我个人理解的,起码能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①更加了解毛囊
研究团队搭建的这一培养系统的模型,可以模拟毛囊从生到死的全部演变过程,自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详细的了解毛囊的发育机制,病变机制,萎缩机制,当然也可以用于毛发再生新药的结果测试以及药效反馈。
②自由定制头发
论文中明确指出,人工培育的毛囊具有一切真实毛囊的特性,甚至已经产生了色素沉着。我们中国人的发色之所以是黑色,就是因为其中有大量的黑色素沉着,而少白头则是因为色素减少所致。如果能够人工在头发的生长过程中就进行干预,理论上可以算作最为完美的“染发”。
③拓宽植发手术
即便是目前已经普及开来的植发手术,对于后脑勺供体不足,或者已经没有了供体的朋友来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时候,人造毛囊的意义不言而喻。
当然了,人造毛囊单根就价格不菲,正常人头上大约几万个毛囊,全部培养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势必还需要利用到克隆技术。等后期移植到人体上,是否安全,是否排异,是否符合论理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面对。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时间,甚至比研究问题本身还要费时费力。
但,总归有了一线曙光,不是吗?
我并不想单纯去吐槽,啊,这项研究还是理论大于实际,等到爸爸死的时候再问世,那还有个屁用?
非那雄胺从被合成出来到应用开来,花了20年。
米诺地尔从被合成出来到应用开来,花了38年。
医学的研究和进步本就是需要用年,甚至十年,几十年来丈量的过程。
即便我们这辈人享受不到,可是别忘了娘秃秃一个,爹秃秃一窝的千古铁律,我们头上的脱发可是会继续遗传的。能应用到下一代身上,让他们彻底摆脱这该死的脱发,未尝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到时候别喊真香就好。
哈哈,挺开心的,就这样吧~